教育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动态

需要关注的有关教育理念的八个情结--齐涛厅长讲话
发布时间:2015-10-19 10:15:58.0 | 文章来源::  | 发布人:admin

需要关注的有关教育理念的八个情结

---齐涛在山省基础教与教学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20091215 根据录音整理)

当前社会上对教育问题包括对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还不甚了解,存在着一些误读,教育内部也有很多同志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尤其是对传统上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不加辨析,听任其施展影响。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当前流行的一些观念进行反思,看看哪些观念是正确的、恰当的,我们应当遵循的;哪些观念在某一个时期,我们暂时不可能超越的;更要看看哪些观念我们必须加以清理和抛弃。教育首先应该是引领社会,然后才是服务社会,引领的前提就是正确的认识与观念。所以,教育的认识与观念问题至关重要。下面,我谈八个教育方面的情结,供大家讨论。

一、教育的唯知识情结。对教育功能的认识,社会普遍有一个唯知识情结,一谈教育,就容易陷到知识至上的思维惯势,从而表现出唯知识情结,认为教育就是教授知识的,受教育者就是求知的。这个情结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当然,文革当中反对白专道路,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显然是不对的。文革结束之后特别是进入到九十年代,又陷入了一种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好像知识可以改变一切、知识可以创造一切,知识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利器。对还是不对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完全是对的。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都十分正确。但是在教育领域,如果过多地陷入到知识情结中,就容易丢掉教育的本义。在一次会议上,我曾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育人是教育的首要功能,而育人就是对少年儿童成长过程的全程培养与全面发展,要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社会用人、教师衡量学生、家长评价孩子动辄就表现出唯知识情结,知识至上,分数至上,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教育的功利情结。现在我们经常谈教育要为什么服务、满足什么需求,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讲,这是对的。但从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讲,则不全对。如果只讲服务学生,只讲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可能使教育仅仅只是实现其功利性要求的一个手段,是一个敲门砖,就忽视了教育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这一根本目的。从学生到家长,这一功利情结很有市场,并且在某些人观念中根深蒂固。在一个高校的会上,我谈到过大学中读书做学问的三种类型,一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心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为国家、为民族发奋读书,认真做学问;一种是为了兴趣而读书;一种是为了名利而读书。让人担心的是,现在为名利而读书的越来越多,这是不正常的。如果这种功利性情结植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当中,就更不应该了。中小学学生读书的目的应该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立志为国家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再一个就是我喜欢,为志趣而读书。但现实中,对中小学学生的宣传和引导,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情结。如,提倡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读书,这一观点实际上一直蔓延到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作用。

三、教育的竞争情结。受功利性情结的影响,竞争情结自然而然地随之产生。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未来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们的教育自然就带上了很多竞争的倾向。从某个角度讲,竞争对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动力,但教育本身如果带有过多的竞争情结,它就会产生很多偏差,出现很多问题。现在有句话很时髦,媒体也在炒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究竟存不存在?难道整个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起跑、竞赛、到终点领奖的过程吗?体育有全民体育和竞技体育两种,现在还在大力倡导全民体育。那么教育呢?教育特别是我们的义务教育应当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普及性教育,不能搞成竞技教育。既然教育不能是竞技教育,这个起跑线何在呢?竞技体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参加竞技的多数运动员的被淘汰为代价换来的极少数的体育尖子而成就的辉煌,我们看到的是拿金牌的辉煌,看不到金牌背后绝大多数运动员的艰辛与牺牲。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植入了过多竞技理念的话,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都在拼命地冲刺,都要去当冠军,那么除了当冠军的,剩下所有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教育绝不能搞竞技教育,应当像全民体育那样,面向所有的孩子,这才是我们的追求。

四、教育的早教情结。抓住儿童早期认知时机,科学地开发儿童的智力,是应该提倡的,也是家长们应该做的。但现在有一种过度早期教育泛滥的现象令人忧虑,我们看到,从胎儿、婴儿到童年,有多少家长抱着培养小天才小神童小艺术家的梦想,似乎是在为孩子未来负责,给孩子设计了一整套培养方案,钢琴、舞蹈、美术、英语……,什么培训班都上,让孩子疲于奔命,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灿烂的笑脸,更可怕的是,孩子玩的权利被扼杀了,在游戏中迸发的创新性思维火花被扼杀了。孩子失去了童真童趣,对他的一生是个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点说,他的一生是不完整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凡事要适度,过度早教,往往适得其反。

五、教育的趋高情结。我们经常说,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更好往往被理解为更高,也就是学历越高越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长潜意识里就有这种观念:能上大学为什么不上大学呢?能上本科为什么要上专科呢?能专升本就努力升,能上博士就不要只上硕士,尽量让孩子去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作为家长,这么想无可厚非;但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校长也迎合着这么想,就需要商榷了。因为在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而别人的孩子总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我的孩子一定不比别人的孩子差,应该受到更多更高更好的教育。但从我们教育主管部门,从校长的眼睛看,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但每个孩子又是各不相同的,当然,每个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孩子适合开车床,有的孩子适合做厨师,有的孩子适合搞高科技,每个孩子都有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领域。所以有的孩子上到中专毕业就可以了,再让他上学也许就是受罪,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差异、承认这种现实,应该是适才适学,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然后才能适才适用,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更高更好的教育。

六、教育的标准化情结。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倡导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实际上,我们教育领域中标准化情结、一刀切的做法还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中小学这样,从研究生教育到本科教育也是一样的,这种情结越来越重,把学生当做标准件来培养,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我曾听到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这样感叹:我感到很内疚,到我们学校来上大学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孩子,但是从学校大门走出去的却是一个一个的标准件。我觉得他能够为这个感到内疚,就是一个接近真正的大学校长。大学如此,我们的中小学呢?也在磨平棱角,从方方面面造就着一个个的标准件。前一段北大提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被炒得很热,北大的立意和出发点没有问题,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按最初的设计推荐出偏才怪才呢?这里面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对偏才、怪才不能兼容。比如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个学生是个偏才的话,到初中毕业,如果不被磨灭,那么估计他连高中也考上不,或者上不了一个好高中,那么往北京大学推荐的机会也就没有了。现行的制度下,哪一个校长能做到冒社会之大不韪,把一个学习成绩偏后的但可能是个天才的学生推荐出来?

七、教育的同质化情结。所谓同质化情结,是指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异化。教育公平理应推进,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对于教育公平中公平的含义,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教育公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学生接受同一种类型的教育就是公平。前一种观点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后一种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异化。许多家长往往对孩子先天性的个体差异视而不见,实际上每个孩子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其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就不能盲目地追求一种面向所有孩子,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的教育。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承认差异,依据差异实施教育行为,才是一种负责任的教育。比如说义务教育阶段强调教育均衡,主要应当是政府责任的均衡,政府对所有学校的投入、对所有学校的建设、对所有学校的师资配备均应逐步实现均衡,但是当政府完成均衡的责任之后,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个老师应该在差异的前提下来办学,来因材施教,这样,这个学校才有特色,学生才有个性。高中更是如此,高中课改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的选课需求。各高中学校如何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方面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到底怎么样分班教学;如何因材施教等等,都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

八、教育的技术依赖情结。教育需要现代技术支撑,我们从不否认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同样不能过于依赖物质条件的现代化,过于依赖硬件的现代化。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受教育条件要比城市差很多,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才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对教育技术到底应该怎么看?在座的有很多同志是在文革中读的中小学,所拥有的能力、知识,各方面的素养比文革后读中小学的那批人有多大差距呢?从整体上讲,反倒有很强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硬件条件与教育的效果以及一个人知识、能力之间不一定存在效度的正相关。教育不同于经济,高水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对经济高速发展能起到明显作用,但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却不一定能带来高效能的素质教育。当然,我不否定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追求和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质量的教育要以现代教育手段来辅助,靠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引导,靠教育者充满爱心、不屈不挠的孜孜奉献来实施。